職業健康安全基礎知識考試真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過程包括()。
A.危險源辨識、評估和控制
B.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 (正確答案)
C.危險源辨識、重要風險評估和控制
D.重要危險源辨識、評價和控制
答案解析: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過程(又稱系統安全過程)包括: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或危險源控制
2.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原理確定了()。
A.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B.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的預期結果
C.組織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的方向
D.組織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控的實施手段 (正確答案)
3.在實際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明確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工作的()。
A.思路和方法
B.人員和其能力
C.目的和范圍 (正確答案)
D.資源投入
4.組織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之初,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工作應()。
A.重點考慮組織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B.突出重點并主要考慮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如何進行分級
C.針對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范圍內的全部組成要素 (正確答案)
D.重點考慮重大危險源的識別和評價
5.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工作要基于(),確定其輸出結果。
A.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的目的和范圍 (正確答案)
B.采用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方法
C.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工作的人員能力
D.要確定的重大危險源和重大風險
6.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在任何情況下,危險源辨識過程都要輸出完整的事故因果連鎖信息
B.有時根據需要,危險源辨識過程并不需要輸出太詳盡的信息 (正確答案)
C.在任何情況下,危險源辨識過程都必須為改進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信息
D.在任何情況下,危險源辨識過程都必須為改進安全技術措施提供信息
7.為有效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針對系統的(),要考慮采用針對性的危險源辨識方法。
A.流程
B.復雜性
C.不同要素 (正確答案)
D.壽命
8.以下適用于場所環境的危險源辨識方法是()。
A.FMEA
B.JHA
C.HAZOP
D.ESA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FMEA適用于設備設施,JHA適用于作業活動,HAZOP適用于工藝過程
9.預先危害分析(PHA)可以實現()。
A.詳盡的系統的安全風險和危險源識別結果
B.識別生產系統活動運行的安全風險和危險源識別結果
C.早期識別生產系統存在的安全風險和危險源 (正確答案)
D.識別詳細設計的系統的安全風險和危險源識別結果
答案解析:預先危害分析的優點在于允許人們在系統開發的早期識別、控制危險源,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消除或減少系統中的危險源和消除和降低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10.危險源辨識結果的有效性取決于()。
A.選取了合適的思路和方法
B.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人員的能力
C.提供了配套的資源
D.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
11.危險源辨識過程的輸出結果的詳略程度取決于()。
A.所采用的危險源辨識方法
B.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過程的目的和范圍 (正確答案)
C.組織工作活動或工作場所的復雜程度
D.組織所要采用的風險分級方法
12.組織危險源辨識工作應由()來完成。
A.掌握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原理和方法的人員
B.專業技術人員
C.生產操作人員
D.包括以上的人員 (正確答案)
13.工作危害分析JHA是適合()的危險源辨識方法。
A.流體介質工藝
B.設備設施
C.人員操作行為
D.人員開展的作業活動 (正確答案)
14.工作任務“上垛(爬貨物)”、風險“墜落摔傷”、“危險源”()。
A.人員站在叉齒上,借助叉車上下垛 (正確答案)
B.作業人員下梯子時未抓牢踩實
C.人員長時間在梯子上停留
D.梯子損壞,人員仍使用作業
15.HAZOP分析中,可以用于人失誤分析的基本引導詞包括()。
A.部分 (正確答案)
B.多
C.少
D.伴隨
16.作業步驟“開車”、操作行為“打開浸取罐甲醇進料口閥門”、偏差“沒有打開浸取罐甲醇進料口閥門、風險”導致甲醇泵啟動后憋壓損壞,密封墊破裂,“出現甲醇泄漏,遇見明火或靜電火花易出現火災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導致偏差因素“()”。
A.管道未連接靜電導出裝置或導出裝置失效
B.開泵時,油氣混合物瞬間沖擊過大,導致密封圈泄漏
C.操作人員之間溝通不到位 (正確答案)
D.閥門開度過大
17.用于人失誤分析的引導詞“異!钡暮x是()。
A.完全替代
B.判斷失誤 (正確答案)
C.執行失誤
D.疏漏失誤
18.HAZOP分析方法不適用于()。
A.人員作業
B.流體工藝
C.設備設施 (正確答案)
D.以上都不是
19.基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過程,評審裝置等的安全間距時,需要()。
A.需要通過FMEA,具體開展裝置的危險源辨識
B.需要通過HAZOP,具體開展裝置的危險源辨識
C.識別裝置等內存在的可能意外釋放能量的能量源 (正確答案)
D.需要通過JHA,具體開展裝置的危險源辨識
20.故障樹分析(FTA)中的“或門”符號表示()。
A.輸入事件都發生,輸出事件發生
B.輸入事件順序發生,輸出事件發生
C.輸入事件都不發生,輸出事件不發生
D.只要有一個輸入事件發生,輸出事件就發生 (正確答案)
21.故障樹分析(FTA)中,輸入事件“安全閥下部閥門未開”與“安全閥故障”,輸出事件()。
A.壓力無顯示
B.安全閥未起作用 (正確答案)
C.液面未顯示
D.罐超壓
22.以下表達錯誤的是()。
A.基本事件的結構重要度是從其在故障樹中的位置上,反映其對頂上事件(事故)發生可能性的作用程度
B.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是從其自身概率的增減,反映其對頂上事件(事故)發生可能性的作用程度
C.基本事件的臨界重要度反映了其自身發生概率的大小,對頂上事件(事故)發生可能性的作用程度
D.以上都正確 (正確答案)
23.基本事件臨界重要度是()。
A.基本事件發生概率與頂事件發生概率之比
B.頂事件發生概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之比
C.頂事件發生概率對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變化率
D.頂事件發生概率的相對變化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相對變化率之比 (正確答案)
24.可以實現全面表述可能導致系統某種事故的原因事件的危險源辨識方法是()。
A.ESA
B.JHA
C.FMEA
D.FTA (正確答案)
25.下列可以用于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是()。
A.安全系數
B.耐失誤設計 (正確答案)
C.高質量
D.故障-安全
答案解析: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用機器人代替人操作、冗余系統、耐失誤、人-機-環境匹配;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技術措施:安全系數、降低許用值、冗余、故障-安全、耐故障、高質量、安全監控系統。
26.依據風險管理原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是指()。
A.對危險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將其風險控制在了可接受狀態 (正確答案)
B.對危險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將其風險控制在了不可接受狀態
C.對危險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將其風險消除了
D.對危險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將其風險控制在了最低狀態
27.以下()屬于直接用于物的管理過程及手段。
A.培訓
B.維修、更新和改造 (正確答案)
C.安全交底
D.作業許可
28.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涉及()。
A.屏蔽 (正確答案)
B.遠離
C.緩沖
D.薄弱環節
29.安全管理措施涉及在系統的各生命周期時段,用于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的管理過程及手段。
A.法律法規要求
B.標準要求
C.安全技術措施 (正確答案)
D.方針政策要求
30.以下控制金屬高壓氣體儲罐的安全技術措施中,屬于避免或減少損失的措施是()。
A.加厚金屬儲罐壁
B.使用無銹鋼或外套或電鍍碳鋼作為儲罐材料
C.使用除濕材料,使儲罐脫離濕氣
D.在儲罐增壓時,人員與儲罐保持距離 (正確答案)
31.下列屬于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是()。
A.遠離
B.緩沖
C.避難和救援
D.屏蔽 (正確答案)
32.基于相關理論,核算化工廠兩個生產裝置的安全間距,此種風險評價方法屬于()。
A.定性評價方法
B.經驗評價方法 (正確答案)
C.工程學方法
D.定量評價方法
33.研究結果表明,()以下的風險程度,一般人們就能夠接受了。
A.死亡率為10-3死亡/人•年
B.死亡率為10-4死亡/人•年 (正確答案)
C.死亡率為10-5死亡/人•年
D.死亡率為10-6死亡/人•年
34.在實際的風險評價工作中,人們可依據()作為可接受風險準則。
A.個人的知識和經驗
B.法律法規要求 (正確答案)
C.對事故后果嚴重度的判斷
D.以上全部
35.風險評價工作的方法選擇,取決于其()。
A.目的
B.范圍
C.資源
D.以上全部 (正確答案)
36.以下表達正確的是()。
A.組織可通過風險評價過程,確定其工作場所的安全性 (正確答案)
B.組織工作場所的狀態滿足法律法規要求就是安全的
C.免除工作場所的危險源才是安全的
D.以上都正確
37.風險評價過程的輸出必須要包含()。
A.重要危險源的評估結果
B.重大風險的評估結果
C.控制措施有效性的評估結果 (正確答案)
D.五個風險等級的評估結果
38.某化工企業有一套生產裝置已達到設計的運行年限,企業想通過風險評價過程確定其是否能夠繼續生產運行?赏ㄟ^運用如下()方法開展風險評價工作。
A.風險矩陣
B.檢測 (正確答案)
C.D=LEC
D.以上都可以
39.需要對系統影響事故發生可能性和后果嚴重度的相關因素做出較為詳盡的、甚至分層次的分析,然后通過對相關因素的量化打分,形成最終的風險程度的相對量化值的風險評價方法是()。
A.多因素打分評價方法 (正確答案)
B.工程學方法
C.后果分析方法
D.概率分析方法
40.故障樹量化分析結果,可以為()評價方法提供輸入信息。
A.多因素打分
B.概率 (正確答案)
C.矩陣
D.D=LEC
41.可以運用到相對量化風險評價的方法有()。
A.D=LEC
B.模糊數學方法
C.層次分析法
D.以上全部 (正確答案)
42.A企業于
B企業間距為18m,法規標準要去距離應達到45m,安全評價結論()
A.危險性超出預期
B.風險不可接受 (正確答案)
C.安全性不足
D.以上都可
43.以下關于風險分級管控,表達錯誤的是()。
A.對緊急情況劃分等級,做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分級管理
B.對組織風險等級劃分為5個等級,以利上級單位評審 (正確答案)
C.涉及作業許可的風險等級劃分,做作業許可分級管理
D.對隱患事件劃分等級,做隱患排查治理的分級管理
44.危險源控制管理措施效果的風險評價主要采用()。
A.經驗方法 (正確答案)
B.矩陣方法
C.工程學方法
D.半定量方法
45.一般地,組織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之初,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工作的主要目的針對()。
A.實現組織變更管理和持續改進的需求
B.辨識、評價組織的重要危險源,并對其采取控制措施
C.辨識、評價出組織的重大風險,實施風險分級管理
D.評審和完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范圍內所有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和危險源的控制措施 (正確答案)
46.從管理體系的角度,安全管理措施可劃分為“直接用于物和人的管理過程及手段”和“對上述過程和手段進行指揮、支持和控制的相關管理過程及手段”。以下屬于“直接用于物和人的管理過程及手段”是()。
A.領導承諾、方針
B.意識和文化
C.溝通、文件化信息
D.策劃、運行 (正確答案)
47.以下()屬于管理措施有效性的風險評價。
A.識別企業廠區內兩個危險裝置,評審其安全間距是否符合要求
B.根據企業現有狀況,評審消防系統是否符合要求
C.基于危險源辨識結果,評審企業現有的安全操作規程 (正確答案)
D.檢測企業現有特種設備的安全狀況
48.企業通?梢圆捎玫陌踩芾泶胧┯校ǎ。
A.方案、許可
B.安全交底
C.標識
D.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
49.以下()是屬于應急準備和響應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控手段。
A.崗位應急處置卡片 (正確答案)
B.隱患排查標準
C.特殊作業安全證
D.崗位危險源信息提示卡片
50.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A.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的有效性最終反映在組織對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或危險源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上
B.盡管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或危險源的控制措施可劃分為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但技術措施也是通過管理過程來實現的
C.組織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或危險源控制的技術措施現狀滿足要求,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即滿足要求 (正確答案)
D.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有效性反映在其組成的管理過程的有效性及過程間的相互作用的有效性
二、多項選擇題。
1.ISO45001:2018標準涉及方法論方面的核心原理包括()。
A.ISOGuider83的核心主題
B.風險管理科學原理 (正確答案)
C.PDCA管理過程原理 (正確答案)
D.ISOGuider83的高層面結構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是風險管理的基礎論據是()。
A.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基礎目標是控制事故
B.可能導致事故的危險源存在具有普遍性 (正確答案)
C.事故發生具有隨機性 (正確答案)
D.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嚴重度具有模糊性 (正確答案)
3.組織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保持和改進過程中,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工作主要針對()。
A.評審和完善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范圍內所有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和危險源的控制措施
B.實現變更管理的風險管理需求 (正確答案)
C.實現風險分級管控的需求
D.實現持續改進需求 (正確答案)
4.組織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之初,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工作應()。
A.本著“最低合理可行原則(ALARP)",重新評審某項生產活動的安全性,并對其進行改進
B.評審和完善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范圍內所有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和危險源的控制措施 (正確答案)
C.針對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范圍內的全部組成要素 (正確答案)
D.覆蓋各個要素的全生命周期 (正確答案)
5.危險源辨識過程包括識別()。
A.風險程度
B.危險源 (正確答案)
C.重大風險
D.事件及其起因和后果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危險源辨識是識別危險源、事件,以及它們的起因和潛在后果的過程。
6.風險評價過程包括()。
A.確定風險是否可接受 (正確答案)
B.評估重大危險源
C.評估風險程度 (正確答案)
D.確定控制措施效果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風險評價是評估風險程度、確定風險是否可接受的過程,包括確定控制措施的效果。
7.企業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需要哪些()參與。
A.工人 (正確答案)
B.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專業人員 (正確答案)
C.生產技術人員 (正確答案)
D.安全工程師 (正確答案)
8.以下表達正確的是()。
A.針對系統各方面的組成要素,所開發出的危險源辨識方法也具有不同的思路 (正確答案)
B.確定采用一種適用方法,就可辨識出組織生產系統全部的危險源信息
C.組織可采用相同的思路,對其生產系統生命周期的各個時段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
D.針對系統生命周期的各個時段,所開發出的危險源辨方法具有不同的思路 (正確答案)
9.識別系統中的OHS風險(事故),可采用()方法。
A.歸納分析
B.演繹分析
C.經驗分析 (正確答案)
D.能量分析 (正確答案)
10.人們針對(),開發了很多的危險源辨識方法。
A.系統生命周期不同時段 (正確答案)
B.不同行業的生產系統
C.系統的不同復雜程度
D.組成系統的不同要素 (正確答案)
11.以下適用于系統研究開發階段的危險源辨識方法有()。
A.JHA
B.ESA (正確答案)
C.PHA (正確答案)
D.FTA
12.通過預先危害分析(PHA),可實現()。
A.通過修改規劃、設計或方案、增加措施來控制系統安全風險 (正確答案)
B.運用適用的風險評價方法開展風險評價和考慮控制措施
C.早期識別生產系統存在的安全風險和危險源 (正確答案)
D.全面實現系統全生命周期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
13.在危險源辨識工作中,之所以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是因為()。
A.系統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時段,其組成系統的要素及其特性處于不同的狀態 (正確答案)
B.系統各方面的要素導致事故的過程機理不同 (正確答案)
C.人們在危險源辨識工作中實踐經歷不同,有其各自的偏好
D.每一種方法的適用性是一樣的,只是組織習慣于某一種方法
14.JHA分析工作包括()。
A.對作業活動進行HTA (正確答案)
B.將設備劃分為具體部件
C.識別每個工作任務存在的風險 (正確答案)
D.識別導致風險的危險源 (正確答案)
15.JHA分析的輸出結果中,可能導致風險的因素包括()。
A.文化因素
B.人的因素 (正確答案)
C.管理因素
D.物的因素 (正確答案)
16.以下可以運用JHA方法開展危險源辨識的對象有()。
A.設施維修作業活動 (正確答案)
B.設備安裝作業活動 (正確答案)
C.貨物裝卸作業活動 (正確答案)
D.建筑施工作業活動 (正確答案)
17.FMEA分析工作包括()。
A.對系統進行HTA
B.將系統劃分為組成部分或元素 (正確答案)
C.分析元素故障 (正確答案)
D.分析導致故障的原因 (正確答案)
18.故障類型與影響分析(FMEA)是適合()的危險源辨識方法。
A.活動
B.設施 (正確答案)
C.設備 (正確答案)
D.工藝
19.維修項目“行走機構”、維修任務“更換電機”、維修活動“拆(接)電源線”、風險“火災”、危險源“()”。
A.維修完畢后有導體、工具或雜物遺留在接線盒內部 (正確答案)
B.人員配合不當
C.接線錯誤或線路虛接 (正確答案)
D.作業時裸露線頭沒有處理好,可能造成短路 (正確答案)
20.HAZOP分析工作包括()。
A.針對系統要素及其特性,做其與設計意圖的偏差分析 (正確答案)
B.然后做偏差可能導致系統的安全風險分析 (正確答案)
C.分析實現設計意圖的原因
D.分析導致偏差的原因因素 (正確答案)
21.能量源分析(ESA)的危險源辨識過程包括()。
A.分析可能導致故障或偏差的原因因素
B.查找系統中的可能意外釋放能量的能量源 (正確答案)
C.分析能量源可能意外釋放造成的傷害和健康損害 (正確答案)
D.分析可能誘發能量意外釋放的因素 (正確答案)
22.場所“堆場”,能量源“大風”,風險“堆垛上雜物被吹落,砸傷工作人員”,可能誘發能量意外釋放的因素“()”。
A.現場人員在大風天氣到貨垛周圍避風 (正確答案)
B.勞保用品穿戴不齊全或不合理(要求:安全帽,系緊下顎帶) (正確答案)
C.建筑物墻皮、瓷磚、保溫板等被吹落
D.作業人員隨手將掩木等雜物扔到堆垛或苫布上 (正確答案)
23.故障樹分析(FTA)包括()。
A.分析導致事故的各種原因事件的相互關系 (正確答案)
B.分析系統可能發生的事故
C.分析可能導致事件發生的成功和失敗的兩種途徑
D.分析可能導致事故的各種原因事件 (正確答案)
24.故障樹分析(FTA)中運用的事件符號包括()。
A.菱形符號 (正確答案)
B.矩形符號 (正確答案)
C.房型符號 (正確答案)
D.圓形符號 (正確答案)
25.為了進行故障樹定性和定量分析,需要()。
A.故障模式及影響致命度分析
B.基于布爾代數的數學基礎 (正確答案)
C.建立故障樹的數學模型,寫出它的數學表達式 (正確答案)
D.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
26.故障樹定性分析包括()。
A.編制故障樹,找出導致頂事件發生的全部基本事件; (正確答案)
B.求出基本事件的最小割集合和最小徑集合; (正確答案)
C.確定各基本事件發生對頂事件發生的臨界重要度
D.確定各基本事件發生對頂事件發生的結構重要度 (正確答案)
27.企業生產現場直接用于控制事件、事故的管理過程一般包括()。
A.隱患排查治理 (正確答案)
B.事件調查處理
C.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出現 (正確答案)
D.應急準備和響應 (正確答案)
28.在我們實際風險評價工作中,涉及確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時,將其劃分為()和()有效性兩方面考慮,取得了較好效果。
A.防范措施
B.技術措施 (正確答案)
C.管理措施 (正確答案)
D.管控措施
29.依據安全工程學理論,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可劃分為()。
A.消除能量源 (正確答案)
B.隔離 (正確答案)
C.緩沖
D.限制能量意外釋放強度 (正確答案)
30.以下與“風險評價”基本具有相同原理及內容含義的是()。
A.危險源評價
B.重大危險源評價
C.危險評價 (正確答案)
D.安全評價 (正確答案)
31.安全技術措施涉及工作場所直接用于控制事故發生的()和()的兩方面條件。
A.物 (正確答案)
B.料
C.法
D.人 (正確答案)
32.在我們實際風險評價工作中,涉及確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時,將其劃分為()和()有效性兩方面考慮,取得了較好效果。
A.風險分級管控措施
B.技術措施 (正確答案)
C.隱患排查治理措施
D.管理措施 (正確答案)
33.控制能量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包括()。
A.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B.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技術措施
C.避免或減少能量意外釋放造成損失的技術措施 (正確答案)
D.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 (正確答案)
34.評估風險程度,要考慮()和()兩方面。
A.事故發生可能性 (正確答案)
B.后果嚴重度 (正確答案)
C.危險源重要性
D.危險源等級
35.從評估信息來源和產生方式的角度,可將可能性和后果嚴重度評估的方法劃分為()和()。
A.量化評估方法
B.定性評價方法
C.工程學方法 (正確答案)
D.經驗評估方法 (正確答案)
36.風險程度的評估結果可以是()。
A.定性的 (正確答案)
B.半定量 (正確答案)
C.定量的 (正確答案)
D.以上組合的方式 (正確答案)
37.使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則ALARP進行風險管理和決策,在ALARP區域要()。
A.采取降低風險的措施
B.借助成本有效性分析 (正確答案)
C.評估風險是否可接受
D.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正確答案)
38.風險的可接受性也是人們對()和()的相對體驗。
A.受到傷害
B.安全 (正確答案)
C.不受到傷害
D.危險 (正確答案)
39.危險源在某種控制狀態條件下,風險可接受,其意味著()。
A.免除了重大風險
B.處于相對的安全 (正確答案)
C.免除重大危險源
D.免除相對的危險 (正確答案)
40.無論采用何種風險評價方法,其風險程度的評估都要考慮()。
A.可能的事故后果嚴重度 (正確答案)
B.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正確答案)
C.是否構成重大風險
D.是否構成重大危險源
41.危險源控制管理措施效果的風險評價可基于()。
A.系統安全原理 (正確答案)
B.管理體系的基礎原理 (正確答案)
C.適用的法律法規 (正確答案)
D.生產實踐經驗 (正確答案)
42.實際工作中,組織可采取如下()風險分級管控方式。
A.對不可接受風險劃分危險等級,確定增加或改進措施的優先順序 (正確答案)
B.涉及作業許可的風險等級劃分,做作業許可分級管理 (正確答案)
C.評價出重大危險源,只關注重大危險源的風險
D.對隱患事件劃分等級,做隱患排查治理的分級管理 (正確答案)
43.通過事故后果分析,可為()提供信息。
A.評估事故發生概率
B.概率風險評價
C.系統設計 (正確答案)
D.應急準備 (正確答案)
44.風險程度評估的工程學方法可采用()方法,確定風險程度。
A.工程學計算、模擬 (正確答案)
B.實驗、試驗研究 (正確答案)
C.測試、檢測 (正確答案)
D.專家打分
45.采用什么樣的工程學手段進行風險程度評估,取決于評估()。
A.對象 (正確答案)
B.等級
C.目的 (正確答案)
D.資源 (正確答案)
46.風險評價的經驗評估方法的信息來源可以是()。
A.生產實踐經驗 (正確答案)
B.專家經驗 (正確答案)
C.實驗結果
D.法律法規要求 (正確答案)
47.從管理體系的角度,安全管理措施可劃分為()。
A.直接用于物和人的管理過程及手段 (正確答案)
B.安全技術措施的管理過程及手段
C.對直接用于物和人的過程和手段進行指揮、支持和控制的相關管理過程及手段 (正確答案)
D.安全管理措施的管理過程及手段
48.一般地,組織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之初,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工作范圍要()。
A.重點針對組織健康安全管理管控體系范圍內人員工作行為
B.針對組織健康安全管理管控體系范圍內的全部組成要素 (正確答案)
C.覆蓋各個要素的全生命周期 (正確答案)
D.重點針對組織健康安全管理管控體系范圍內的活動運行
49.組織針對某一新生產工藝開展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工作,其工作范圍要覆蓋()。
A.研發 (正確答案)
B.設計 (正確答案)
C.建設 (正確答案)
D.運行 (正確答案)
50.危險源控制技術措施效果評價,涉及()。
A.平面布局 (正確答案)
B.安全間距 (正確答案)
C.作業許可的實施狀況
D.工藝、設備技術狀態 (正確答案)
51.企業通常安全管理手段的形式表現為()。
A.安全防護裝置
B.培訓 (正確答案)
C.規程 (正確答案)
D.方案 (正確答案)
52.可通過()形成企業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
A.基于危險源辨識結果,通過風險評價過程,評審組織現有工藝、設備的安全性,并對其進行完善
B.基于危險源辨識結果,通過風險評價過程,評審組織現有管理措施效果,并對其進行完善 (正確答案)
C.基于危險源辨識結果,通過風險評價過程,評審組織現有安全設施的完備性,并對其進行改進
D.基于危險源辨識結果,建立組織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危險源和控制要求信息數據庫,開發一些新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控手段 (正確答案)
53.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實現()。
A.數據信息的儲存和綜合處理 (正確答案)
B.數據信息的共享、快捷傳輸信息 (正確答案)
C.提高工作效率、規范管理過程 (正確答案)
D.實現智慧化管理 (正確答案)
54.企業通常用于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及控制規則告知手段可包括()。
A.培訓 (正確答案)
B.作業許可 (正確答案)
C.規程 (正確答案)
D.標識 (正確答案)
三、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一個系統,并不是一個過程。
錯
2.管理過程可劃分為子過程,但都需要基于PDCA的工作程序開展。
對
3.不是所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都需要考慮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
對
4.依據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的原理,組織在任何情況下,其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的輸出結果都是統一的。
錯
5.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屬于風險管理科學的范疇,應基于風險管理的科學原理。
對
6.組織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保持和改進過程中,危險源辨識工作必須針對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范圍內的全部組成要素。
錯
7.組織一定要通過風險評價過程,評價出其“重大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錯
8.組織在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中,只要選定一種方法就可以了。
錯
9.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針對的是生產系統運行階段。
錯
10.危險源辨識結果包括識別事故信息。
對
11.先識別OHS風險(事故),然后識別相關事件和危險源的危險源辨識過程,是“歸納”分析思路。
錯
12.危險源辨識方法對于系統生命周期的不同時段是有適用性的。
對
13.“PHA”是指工作危害分析。
錯
答案解析:“PHA”是預先危害分析。
14.“HAZOP”可用于人員作業行為的危險源辨識。
錯
答案解析:“HAZOP”可用于工藝過程的危險源辨識。
15.危險源辨識過程的輸出結果不必包含事故因果連鎖信息。
錯
16.JHA分析包含HTA。
對
17.故障類型與影響分析(FMEA)同樣需要HTA。
錯
18.系統的組成部分或元素在運行過程中會可能發生不同類型的故障。
對
19.FMEA是一種演繹的推理方法。
錯
20.HAZQP的偏差分析是基于“引導詞”的引導。
對
21.HAZOP引導詞“晚(late)”的含義是“相對順序或序列延后”。
錯
22.故障樹分析(FTA)是一種歸納分析方法。
錯
23.能量源分析(ESA)方法的基礎依據是能量意外釋放論。
對
24.最小割集合指明應該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錯
25.基本事件結構重要度是從基本事件在故障樹結構中的位置,確定基本事件對頂上事件(事故)發生可能性的作用程度。
對
26.基本事件的臨界重要度是指頂事件發生概率對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變化率。
錯
27.故障樹分析(FTA)要運用布爾代數的邏輯數學知識。
對
28.一個基本事件概率重要度并沒有表述出該基本事件對自身發生概率大小對頂上事件(事故)發生可能性的作用程度。
對
29.“使用隔爆墻”是一種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
錯
30.風險評價也可稱為“安全評價”。
對
31.安全和危險都是相對的。
對
32.安全技術措施就是指控制能量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
錯
33.安全管理措施就是指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管理過程和手段。
錯
答案解析:安全管理措施涉及對物的管理和對人的管理。
34.安全技術措施的風險評價,一般在企業涉及的規劃、設計、建設等時段進行,不需要在企業生產過程中開展。
錯
35.風險評價涉及對風險或危險源控制措施效果的評價。
對
36.可能導致事故后果嚴重度大的危險源的風險程度一定大于可能導致事故后果嚴重度小的危險源的風險程度。
錯
37.經驗風險程度評估的輸出結果一定是定性的。
錯
38.可接受風險準則只能來源于法律法規要求。
錯
39.人們對安全和危險的認知是絕對的。
錯
40.人們所能接受的風險一般和其期待的利益有關。
對
41.被社會公眾所接受的風險稱為“社會允許風險”。
對
42.由于人們對風險的接受程度受所從事活動可能獲得利益的影響,所以同樣這也影響人們對安全與危險的認知。
對
43.某種化工工藝的研發,在正式投入工業生產階段前,要做實驗研究、小試、中試,不包含風險評估的工作內容。
錯
44.確定企業某種安全管理過程和手段是否符合要求,可以直接基于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實踐經驗來判定。
對
45.利用矩陣式的風險評估方法可以自動判別組織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程度。
錯
46.特種設備的法定檢測可以認為是一種風險評價。
對
47.風險評價的經驗評估方法就是運用法律法規要求評估風險的可接受性。
錯
48.D=LEC的風險評估方法是相對量化的,其優于矩陣式的風險評估方法。
錯
49.依據法律法規要求,就可以開發出企業系統、完善的隱患排查標準。
錯
50.組織在建立、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之初,首先通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過程,確定其安全技術措施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在評審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是一個較好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理過程方法。
對
51.企業工人崗位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的培訓需求具有一致性。()
錯
52.企業生產作業活動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管控,有了操作規程,就不需要專項作業許可。
錯
5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的有效性最終反映在組織對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或危險源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上。
對
54.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就是利用其信息傳輸功能。
錯
55.盡管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或危險源的控制措施可劃分為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但技術措施也是通過管理過程來實現的。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