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一階段審核發現企業內審時未審核供應部、技術部和市場部,并開具了不符合項,企業提供的糾正材料為在下次內審時審核此兩部門,且一階段不符合項的關閉日期是在二階段現場審核前二天。
評審意見:此情況屬于一階段的糾正不到位;組織應及時補充對供應部、技術部和市場部的內部審核,并提供材料給審核組,經審核組驗證后方可進入第二階段的審核。
9、××乳酸有限公司的目標指標均是保持型的。
評審意見:組織制定的目標指標應有改進型的,這樣才能確保環境績效的持續改進,這些改進可以是局部的。
10、××光電制品廠位于廣東省內,一階段審核報告描述其執行的是國家綜合污水排放標準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評審意見:位于廣東省的企業外排廢水應執行廣東省廢水排放標準(DB44/26-2001)和廣東省廢氣排放標準(DB44/27-2001)。
11、××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階段審核報告中確認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為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評審意見:按照排放標準不交叉執行的原則,熱電廠應執行2003年頒布的“火力發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水泥廠執行“水泥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12、××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對安環部的審核中只包含環境了因素和目標指標的審核。
評審意見:對安環部的審核不充分,安環部是體系的推進和環境事務的管理部門,除環境因素、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外,它還是外部交流、法律法規的識別、新改擴項目的環評和三同時驗收情況、污染物的總量控制的歸口部門,這些內容應在第一階段審核。
13、××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進行OHS的審核,風險評價不合理,對放射源的審核只記錄了一句“有兩個放射源”。
評審意見:從組織提供的監測報告看,其有機分廠車間空氣中甲醛超標;電石分廠車間空氣中CO超標;熱電分廠車間空氣中煤塵超標,未按照風險評價原則從職業健康的角度將這些有毒物質評價為重要危險源及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此外對放射源的審核不到位,如未關注放射源的使用許可證、個人接觸劑量檢測、射線安全檢測。
14、××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批復中對公司的廢水和廢氣的排放有具體要求,審核員未關注。
評審意見:既然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在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批復中對其廢水和廢氣的排放有具體要求,審核員應在現場巡視中應觀察這些要求的執行情況,如煙囪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排污口是否規范化,是否做到了清污分流和雨污分流等。
15、××電器有限公司的工藝流程中有電鍍工序,在環境管理方案中也提出了Cr(Ⅵ)、Cu+2
的具體指標值,但在廢水的監測報告中對此兩項污染因子未監測。
評審意見:既然在環境管理方案中也提出了Cr(Ⅵ)、Cu+2的具體指標值,說明該企業的外排污水中含有Cr(Ⅵ)和Cu+2,就應監測這兩項污染因子,應注意Cr(Ⅵ)的監測取樣是在車間排口。
16、××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環境因素的描述不具體,如描述成固廢、廢氣、廢水。
評審意見:環境因素的描述應具體到污染因子,才能采取相應措施對環境因素進行控制,否則所有的組織的環境因素均相同,都是廢水、廢氣、廢渣和噪聲的排放及資源能源的消耗幾種,沒有任何意義。
17、××紙業有限公司(含印刷制版)的環境因素清單中未包括印刷油墨的潛在泄漏和火災、顯影和定影廢液、廢棄油墨的處置,申請書中表明59人,組織的簡介中表明有200人,一階段未確認。
評審意見:制版印刷中的典型的環境因素不能遺漏。一階段審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充分了解受審核方的情況,包括地理位置和人員,以便安排第二階段審核計劃,保證有效的人日數,當申請書中填寫的組織規模與實際人數有較大出入時,應與中心審核管理部門聯系并請示處理辦法,再與企業溝通,在第二階段增加審核人日、補充認證審核協議(增加審核費用)。
18、××電子有限公司一階段未審核要素4.2。
評審意見:一階段應審核環境方針或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的內容是否符合標準的要求。
19、××印鐵容器有限公司未將溶剤的使用和揮發評價為重要環境因素;審核組未對油墨進行關注。
評審意見:溶剤的使用和揮發是印刷行業典型的環境因素,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大,不應遺漏;此外,應對油墨和稀釋劑進行重點關注,組織所使用的油墨是水性的還是油性的,有否含重金屬,稀釋剤的成分有哪些,是否含苯等。
20、××鞋業有限公司未關注環評批復的要求。
評審意見:環評批復中明確要求“如果企業選擇含苯膠水,環評應重新做”,但監測報告表明膠水是含苯的,應關注組織是否重新做了環評。
審核組進行文件審核和一階段審核時應充分關注受審核方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意見和結論以及環保部門對環評報告(表)的批復意見在組織的落實情況,并在核查記錄中予以記錄。
在“三同時”驗收方面應關注驗收檢測報告情況和環保部門對驗收的批復意見,以及組織在落實情況,并在核查記錄中予以記錄。
21、××化工有限公司第一階段審核發現組織未進行內審和管理評審,未開不符合項;從審核記錄可以推測審核組未認真了解企業所用原材料和工藝過程。
評審意見:原則上應在組織進行了內審和管理評審后審核組才能進入第一階段現場審核,如果第一階段現場審核發現組織未進行內審和管理評審,應開不符合報告,組織及時進行內審和管理評審,然后向審核組遞交材料,審核組確認后,方可進行下一階段的審核;ば袠I屬于高風險行業,一階段應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包括原材料和工藝過程的了解。
22、××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一階段審核無在建工程項目的審核;未關注施工中有否包括爆破作業。企業的目標方案不合理,如“施工過程中污染物達標排放”,組織自己無監測手段如何保證達標。
23、××電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環境因素評價結果不合理和危險源識別不充分。
評審意見:電力安裝企業經常有野外作業,故其重要環境因素應包括對植被的破壞;危險源的辯識應包括變壓器的電磁輻射。
點評:a)在第一階段審核報告中明確被審核方應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時應明確到排放標準中的具體級別和(或)數據表。
b)c)一階段審核要盡量多地進行現場巡視、觀察,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再去判定組織的策劃是否合理,而不是同二階段一樣去每一個職能部門、每一個車間去審核一遍,對于高風險行業的多現場的一階段審核,建議巡視每一個現場,再根據一階段的現場巡視情況進行二階段的抽樣。
五.第二階段審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未包括體系內的所有部門/條款
1)審核組對××實業有限公司后勤部的審核中未包含該部門管轄的食堂、綠化、中心倉庫、采供部的審核記錄;
2)××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審核無人事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審核記錄;
3)××化工有限公司的審核記錄中未包括財務部、黨政辦和管理層的審核記錄;
4) 對××化工有限公司EMS的審核無員工代表/工會的審核記錄;
5)××公路工程總公司的審核計劃和記錄中均未包括“監察處”、“機械化工程公司”和“建安公司”。
6)××紡織集團第二階段審核管理層時未包括4.2和4.6條款;對體系推進部門的審核未審核4.5.1和4.5.2,也即意味著未審核企業法律法規符合性評價和目標指標完成情況的檢查;
7)××航空油料有限公司未審核其某分公司的“修理所”和“地面加油站”;
8)××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審核財務部和工會;
評審意見:審核計劃制定后,盡可能按審核計劃的安排實施審核,以保持計劃的嚴肅性,也可以在征得受審核方的同意后,對計劃進行適當調整,但要確保覆蓋在體系范圍內的所有部門和標準的所有要素。有些職能部門,如黨、政、工、團、后勤部門、財務部門可以不在QMS體系范圍內,但EMS和OHS強調全員參與,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員工在體系中均負有相應職責,所以應全部包括;也有人認為工會在OHS中很重要但在EMS中可以不審,其實不然,尤其是4.4.3信息交流,員工的許多節能降耗減污方面的合理化建議是向工會反映的,工會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和答復。
2、策劃(4.3)部分審核中的典型問題
1)××露天煤礦有限公司的環境因素未包括煤破碎和煤運輸中的揚塵、產品中的環境因素(含硫、灰份);
2)××電力建設總公司有野外作業和高原作業,但在危險源的識別中未關注特殊氣候和地理環境對施工人員健康的影響,如大風、雨雪天氣、高原反應等。
3)××公路工程總公司的重要環境因素中應包括:瀝青煙排放、施工過程中對植被的破壞、廢棄土占用農田;此外建筑施工企業的噪聲標準執行“建筑施工噪聲標準”,而非“廠界噪聲排放標準”。
4) ××車輛廠未識別產品中的環境因素,如汽車尾氣的排放、車的油耗;重要環境因素未包括油漆稀釋劑的潛在火災、噴涂室有機廢氣的排放。
5)××乳酸有限公司的重要環境因素應包括設備清洗廢水的排放、危險廢棄物(廢油和含油廢物、廢培養基等)的處置和危險化學品(酸和堿)的潛在泄漏。
6)××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中的目標為“不允許發生食物中毒”,但項目的實施結果及說明為“已進行消防學習”、“已配置消防器材”,目標與已采取的措施之間不存在邏輯關系。
7)審核組對××股份有限公司“碳素廠”瀝青煙達標所制定的管理方案的審核不充分,審核記錄中未記錄該方案的實施情況,是否按計劃進度完成。
8)××煤化有限公司制定的環境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不具體,也不不合理,如環境管理方案的開始日期是建立體系前一年。
9)××食品有限公司的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不確切,如指標為汽車尾氣達標,方案為改用無鉛汽油;化學試劑廢液處理后達標,方案為中和。
點評:在我國早已不生產含鉛汽油,故一般不存在用無鉛汽油的情況,故改用無鉛汽油來保證汽車尾氣達標不合理;化學試劑廢液含有多種污染物,如COD、SS等,不能通過簡單的酸堿中和去除。
10)××彩印有限公司的審核報告中有“節電目標未完成”的內容,但現場審核記錄中無節電目標未完成的記錄。
11)××科技農莊有限公司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明顯不合理,如其制定的環境指標是“污染為零”,方案為“今年的用煤量比上年減少80%”。
點評:一個生產型的企業要達到絕對意義上的零排放是非常困難的,煤的燃燒過程總要產生污染,即使用天然氣完全替代煤,天然氣的燃燒過程中也有廢氣產生,所以“污染為零”指標不可能實現。
12) ××化工有限公司使用黃磷作生產原料,但黃磷的潛在火災未被評價為重要環境因素。
點評:說明專業審核員對黃磷的性質不熟悉,審核前也未作充分準備。
13)××鋁業股份的生產崗位粉塵、崗位噪聲超標,且該崗位曾經出現塵肺職業病,未作為不可承受風險去控制。
14)××電纜股份公司衛生檢測報告顯示,一車間的4號點和三車間的2號點噪聲超標,但重要危險源清單上無噪聲項。
15)當地環保局在××印刷廠的環!叭瑫r”驗收報告將廢水和噪聲列為重要的監測對象,但某印刷公司卻未將廢水排放和噪聲的排放識別為環境因素。
16)審核組明確要求企業的重要環境因素要與目標匹配,對標準理解有誤。并不是所有的重要環境因素都要制定目標、指標、管理放案。
17)二階段審核中,未對環境目標、指標的實現情況給予現場驗證。
18)××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問題:該企業污水排放執行一級標準還是三級標準(以“環評”報告批復為準,還是以“三同時”驗收為準?對該公司環境目標中“污水排放應達到一級標準”的實施情況,審核不夠充分。
點評:從組長對評定意見的回復看,組長對排放的概念理解比較狹義,對發現的問題不能在審核記錄以及審核報告中說明。對組織環境目標的確定與實現審核不到位,與實際不符卻沒有提出疑問。
2 實施與運行(4.4)中的典型問題
1)××風景區的審核中未關注風景區內珍稀動植物及景觀保護、文化古跡的保護等方面。
2)××紙箱廠的廢水排放和煙氣排放是重要環境因素,但審核中未關注這些環境因素是如何控制的,有哪些運行參數要求?記錄中提到已采用低硫煤,但未獲取煤質檢測報告來證實。
3)××光電制品有限公司的危險固廢是交相關方處理,但未收集危險固廢處理單位的資質,也未按聯單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交接。
4)××焦化制氣有限公司的OHS審核對焦化廠典型的職業病關注不夠,如未關注焦爐工人塵肺及焦油瀝青皮炎;企業有放射源,但未獲取放射源的監測報告和相關員工的劑量記錄數據;CO中毒是焦化廠常見的職業中毒事故,但審核組未對此進行關注。
5)××紡織集團對重要環境因素鍋爐煙氣的排放和印染廢水的排放的審核記錄只有一句話“符合要求”,審核記錄無可追溯性,審核員未記錄鍋爐煙氣的處理方法、主要工藝參數的控制情況和印染廢水的處理工藝關鍵參數的控制情況;此外,審核員對低硫煤的概念不清楚,認為含硫量1%以下是低硫煤;審核時發現企業使用的煤含硫量高達1.8%,采用何種脫硫工藝才可使煙氣達標,審核員應詳細記錄。
6)××紡織有限公司未審核組織對印染廢水處理結果的監測,也未依據《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最高允許排水量指標審核組織的排水量。
7)××染料廠的EMS審核未關注企業是否做安全評價,所生產的產品品種是否為偶氮染料,生產廢水的處理前后檢測哪些指標(特別要關注色度),危險固體廢棄物的交接是否實行聯單管理辦法;屬于危險化學品的產品是否按要求編制了MSDS,并傳遞給顧客。
8)××供電實業有限公司OHS審核無在建項目清單,二階段也無在建施工項目的現場審核的安排,審核組應補充在建施工項目的現場審核。
9)××電力建設有限公司的重要環境因素中包括含PCBs廢電容器排放和雷管、炸藥的潛在爆炸,但在審核記錄中未記錄組織對含PCBs廢電容器的處置情況和對雷管、炸藥的管理情況。
10)××車輛廠噴涂廢氣的控制情況未審核。
11)××電纜有限公司的EMS審核應關注阻燃劑的成分,如果產品出口歐洲時更應關注所使用的阻燃劑是否符合歐盟的要求。
12)××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的OHS審核,現場審核了一個項目部,審核中未關注施工機械的安全管理、材料管理、施工人員防護用品佩帶情況、施工現場管理等記錄。
13)××科技有限公司為體外生物制劑的生產企業,其危險固廢中應包括過期產品、不合格產品、實驗品等,未見上述及沾有生物制劑的廢棄物的處理記錄。
14)××科技有限公司金屬技術有限公司環評批復中要求廢水污染物COD、Ni2+、Zn2+的年排放量控制論在55噸以內,審核記錄中未見廢水污染物COD、Ni2+、Zn2+總量是否達標的確記錄;磷化廢渣、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的處置未見記錄;生活污水的處理情況、水的重復利用率的審核不充分;記錄中提到該公司新擴建了一個生產車間,未關注投產的情況和三同時的驗收,也未見新識別環境因素。
15) ××煙葉有限公司對化驗室氯化汞廢液的處理是:在每升氯化物廢液中加入20毫升硫代乙酰胺溶液,充分攪拌后將容器加蓋在通風罩下靜置24小時,然后在通風罩下小心將所所產生的硫化汞沉淀物過濾,濾液排入下水道,待烤季結束后將硫化汞沉淀到野外遠離水源、耕地、村落的地方深埋;對尼古丁廢液(含氰化鉀)的處理方法為:在分析尼古丁的同時,用藍/藍泵管將氰化物解毒液A和氰化物解毒液B直接輸入尼古丁廢液存缸中,對氰化鉀廢液進行解毒,將解毒后的廢液倒入專門收集容器中,在烤季結束后到野外遠離水源、耕地、村落的地方深埋。
點評:硫化汞沉淀是危險固廢,應由取得《危險廢棄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去處理,而不允許自行深埋處理;對于解毒后的尼古丁廢液是否仍為危險固廢,需要進行鑒定檢測后才可得出結論,如果不屬于危險固廢可與生活垃圾一起處理,如果屬于危險固廢,應交已取得《危險廢棄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去處理。
16)××水泥有限公司的礦山在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范圍內,采礦過程中要使用炸藥,審核組對炸藥的貯存、使用未關注;公司將放射性物質的射線的泄漏評價為重要環境因素,但未核查組織的放射源使用許可證、檢測報告、臺帳及廢放射源的去向等。
17)××電器有限公司使用的零部件需要經過噴涂處理,該工序的生產外包,審核組未關注公司對外包方施加環境影響的情況。
18)××礦泉水有限公司的EMS/OHS審核中,從節約能源合理利用資源來說重要環境因素應包括水的收率;臭氧對人體有害,應識別危險源——臭氧發生器,并關注風險控制情況。
19)××化工有限公司是生產磷酸的企業,其溶磷工序的廢水中含元素磷,審核組未關注廢水的處理和排放達標情況。
20)××通用化工有限公司為氯堿生產企業,EMS的審核未關注設備安全評價方面的內容;也未關注目前采用的工藝是否屬于該淘汰的落后工藝,如果屬于,準備何時淘汰;并且對企業產生的特征污染物—廢石棉絨和電石渣的處理情況未關注。
21)××化工廠為生產鉻化合物的企業,其生產過程中要排放鉻渣,審核組未關注渣場是否污染了地下水,是否按環境評價批復要求設置了監測井,水井的監測情況(頻次和監測結果);公司的雨水和沖地水的收集、處理和排放情況。
22)××化工有限公司對危險化學品倉庫的審核未關注硝基甲烷的貯存量、貯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
23)××農藥廠的審核未關注能源、資源消耗類環境因素(一般原藥制造過程為間歇操作,收率低,排污大);包裝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進行了安全評價(有許多農藥屬于劇毒物質,生產裝置和設備需每年進行安全現狀評價,其他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和設備每兩年進行一次安全現狀評價);企業是否編制MSDS并發給顧客;對無組織排放的廢氣(如臭氣、氯化氫)未監測。
點評: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而言,OHS和EMS的要求是相同的,不要認為安全評價只有OHS的審核才需要。
24)××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的審核未關注勞保用品的發放和施工現場員工的配帶情況。
25)××電力工程有限公司OHS的項目部現場審核未關注特種設備、特殊工種的審核,如起重設備的檔案及年檢、月檢和使用前檢查情況,特殊工種從業人員的資質;此外對項目部現場危險源的控制和管理情況無證實性材料。
26)××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為生產醫藥中間體和染料中間體的企業,審核組未關注能源資源消耗方面的環境因素的控制情況。
點評:醫藥中間體和染料中間體的生產,由于是有機合成反應,反應過程復雜,工藝路線長,通常產品的收得率低,而未反應完的物料成為副產品或三廢被排放到環境中,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企業如能改進工藝,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無疑會取得很大的環境績效,故資源能源消耗方面的環境因素的控制對此類企業是非常重要的。
27)××潔凈燃燒技術公司從事的是鍋爐煙氣處理及相關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審核組對產品中的環境因素關注不夠,如脫硫脫氮效率等。
28)××石油化工公路運輸公司有加油站,但OHS審核未關注加油站的安全評價情況,也未關注油品的裝卸過程風險的控制,且未對4.4.7和4.5.1要素進行審核。
29)××有限公司為一野外施工企業,OHS審核組在職業健康方面關注不到位,如未關注高溫施工的中暑、低溫野外施工的凍傷和動物傷害;此外對駕車、用放射源(做無損探傷用)、噴砂作業、高處作業、有毒有害氣體或缺氧環境作業對員工的健康影響關注不夠。
30)××紙業有限公司OHS審核未關注放射源的管理、用于綠化的高毒農藥的管理、熱電廠煤場煤塵的控制方面。
31)××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對廢水處理過程、靜電除塵過程、電廠煙塵的處理過程的審核不充分,記錄中無鍋爐煙氣脫硫、污水排放口規范化等方面的審核;未見危險固廢(如廢催化劑、罐底泥)的處置的審核。
32)XX開關有限公司設有電鍍、噴塑、裝配等車間,有鍍鎳和鍍鉻過程,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時查看的只是公司總排口的廢水達標排放的監測報告。
點評:對《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中第一類污染物監測要求不了解,混淆了標準要求的“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與“公司廢水總排口”的區別。
33)××化工公司的環評批復中要求企業每月檢測地下水中的四氯化碳含量,審核記錄未涉及;該公司的廢水是采用活性碳吸附的處理方法,活性碳的更換周期是關系到廢水是否達標的一個很重要的參數,但審核未關注活性碳的更換頻次。
34) ××涂料有限公司生產中產生設備清洗廢水,審核組未關注廢水的處理情況;如未關注是采用何種工藝處理的,需要加入哪些藥劑,現場觀察處理后的出水情況。
35)××風景區旅游管理局的EMS審核記錄中未包括管理不當造成生態保護和森林防火方面的內容。
點評:風景區管理不當會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它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和景區規劃不合理造成的生態破壞(如孤島效應對動物棲息地的阻隔);自然保護區和景區建設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沙漠化、鹽堿化;景區服務設施、區位、建筑物及線路設計不合理所造成的生態破壞;違規建設項目造成的生態破壞、文物古跡的維護不當、游客超容量進入所造成的生態破壞;潛在病蟲害疫情、外來生物物種的入侵、森林及綠地病蟲害的藥物防治、景區狩獵或捕殺野生動物以及管理行為不當對自然保護區及景區造成的生態破壞;游覽行為不當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等。
導致火災有多種因素,如雷電引發的火災,游客吸煙和燒香引發的火災,周圍農民燒荒引發的火災等,均需引起關注,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36)××工貿有限公司的審核記錄中說明危險廢棄物由生產辦交市環保部門處理,可審核組未審核危險廢棄物處理部門是否有危險廢棄物經營許可證。
37)××開關廠的EMS審核,對含氰電鍍廢水和含鉻廢水的關注不夠,如未關注含氰廢水和含鉻廢水的處理工藝、藥劑添加的情況,處理后排水的監測情況等,含氰電鍍工藝屬于要淘汰工藝,需關注其替代情況。
38)××設備制造廠EMS4.4.3 的審核不到位
點評:應關注外部交流和內部溝通的情況,如何進行環境方針的對外宣傳;關于重要環境因素與外界交流,組織是否進行決策并形成文件;如何接受和答復相關方提出的問題;有關重要環境因素的信息交流是否充分;信息交流程序文件中規定的相應交流實施情況。
39)在審核4.4.6、4.4.7條款時注意關注污染物處理設備的持續有效運行控制,異常情況下的應急預案及應急預案的演習和再評價方面。
4.5檢查和糾正措施審核
1)××凈水劑公司的環境監測報告顯示其鍋爐煙塵超標1.4倍,審核組未了解超標的原因,也未開具不符合項。
2)××工業有限公司外排廢水監測報告表明六價鉻超標,審核組未要求企業說明原因,采取糾正措施。
3)××有限公司EMS的審核4.5.1有污水和噪聲監測,未關注環保儀器的校準情況。
點評:污水檢測指標中有PH的檢測,在測定水質的PH前要對PH計用標準溶液進行校準;噪聲測定儀在使用之前也要校準,以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4)××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工地外排廢水PH為11,未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
產生二次污染。
5)資料中提供的環境監測報告與核查記錄中的數據不一致,未見任何說明。
6)資料中提供的環境監測報告不能覆蓋該公司主要的污染物;蚵殬I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不能提供工作場所有害物質含量的監測報告。
7)××服飾有限公司(EMS)
問題:該項目復評時由其它認證機構轉來的,因缺少歷史的監督審核資料,故受理時按初審進行,但不進行一階段現場審核。在現場審核時取證時段按新版文件的發布日期開始,此階段組織正進行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工作,管理評審未進行,故核查記錄中不能取得相應的證據。
點評:審核方案管理人員在策劃本次認證項目時,應考慮組織管理體系的成熟程度,認證的延續性,充分收集獲取組織歷年的審核報告等信息,合理地確定審核范圍,并對此周詳的審核安排。
8)××羽絨制品廠(EMS)
問題:該企業提供的鍋爐煙氣排放監測報告顯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為超標,企業實現廢氣達標排放的管理方案無實質內容,審核組對此關注不足。
點評:超標排放即是一種違法行為,建立了EMS的組織應能夠充分展示其在處理環境法規要求時是很審慎的。因此針對超標排放行為必須可行的環境目標指標和實施方案,并能在審核時提供充足的證據(文件、記錄和現場)供審核組評價。
9)××制藥有限公司(EMS/OHSMS)
問題:審核組所確認的受審核方應當執行的廢水排放標準與“環評”及“三同時”驗收時的標準不一致,特別是氨氮指標在驗收時是超標的,審核組對此問題未見任何說明。
點評:受審核方的立項與“三同時”驗收的時間可能是由于各種原因而拖得較久,從而導致環境執行標準(排放)的變化,對此審核組要充分了解,掌握準確的執行標準,并進而對企業的法律法規符合性做出評價。
4.6不符合報告及糾正材料中的典型問題
1) XX平板玻璃制造有限公司
OHS不符合報告描述:審核時發現公司配電房內未配置滅火器及應急燈,不符合GB/T28001-2001標準4.4.7條款的規定。
點評:法規中并未規定滅火器一定要放在配電房內,有時房內設置滅火器往往在應急時無法獲得。審核員應關注滅火器是否易于獲得,是否針對可能要撲滅的火災類別而配置,數量是否滿足要求,狀態是否良好。此外,審核員應對現場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企業是否有備用電源進行雙路供電,是否一定需要安裝應急燈。
2)××機械設備制造公司
EMS不符合報告描述:“公司未能將識別出的“空調氟利昂意外泄漏”評價為重要環境因素。不符合ISO14001:2004標準4.3.1.b)的規定!
點評:ISO14001:2004標準的3.6條注中定義了重要環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夠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對環境因素重要性的評價要同時運用技術分析和判斷的方法,應考慮